島外行腳 烏坵

烏坵_43.jpg

「烏」,黑也;「坵」,古書中有墳墓的意義。島嶼命名「烏坵」,無形中就註定它的命運。

      烏坵兩嶼,昔日稱為烏龜上下嶼,為花崗片麻岩所組成的地質景觀。從空中鳥瞰,大坵嶼似一隻烏龜,小坵嶼則像一隻鱷魚,左右相依,有如滄海之粟。至於烏坵何時開發,確切時間目前無資料可考。不過從原稿存於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之「順風相送」的明代古籍中,可見烏坵的航路角色,「永樂元年奉差前往西洋等國開詔,累次校正針路......」;「福建往琉球,太武放羊,用甲寅針七更船取烏坵,.......用甲卯及單卯取釣魚嶼.....」。顯示至少在十五世紀初,烏坵已是福州本航琉球航路上的重要指標。

 

烏坵位置圖-2.jpg  

      烏坵鄉西距湄洲島20海浬、西北距鷺鷥島9海浬、北距南日島12海浬、馬祖70海浬、東距台中港約80海浬、東南距澎湖縣93海浬、西南距金門72海浬,位處金門縣與連江縣(馬祖)中心點。

 

烏坵_02.jpg

      烏坵鄉為中華民國的一個行政區,原隸屬於福建省莆田縣,1954年起由金門縣代管。烏坵鄉雖然為金門縣所管轄,但距離金門本島甚遠,兩地並無經常性交通工具,日常補給與交通必須仰賴15天一班往返台灣台中港的軍艦。由於交通皆極為不便,素有「離島中的離島」之稱。

 

烏坵_23.jpg

      烏坵不大,總面積也只有1.2平方公里,為全國最小也是最迷你的鄉鎮。分為大、小坵兩個島、兩個自然村。地方上因為受到軍事管制,土地發展受到限制,缺少水、電基礎設施、醫療資源、就業機會,生活機能嚴重不足,居民大多離鄉遠赴台灣謀生。居民多為湄洲人,通行莆仙語(在當地又稱「烏坵話」)。

      兩個小島居民目前不到四十人,但卻還保有村鄉資格,也有鄉長、鄉代表與鄉民主席,目前由金門縣政府託管。國軍約三、四百人左右,但大約有三分一左右輪休,所以島上實際人數在數百人。

      近代的烏坵歷史雖然不長,但是從小坵考古遺址中發現,遠至中國宋代即有人經常性進出。根據地質學家研究,大烏坵基盤岩體形成時間約在一億三千萬年以前,小烏坵是在一億兩百萬年以前,兩小島年紀差約一千八百萬歲。兩小島在八千六百萬年前先後形成現在模樣。

 

烏坵_08.jpg

      大烏坵基本上是由輝長岩、花崗岩、閃長岩、玄武岩等組成。小烏坵則是由閃長岩、玄武岩粗粒玄武岩所組成。大家也不要小看這兩個島,根據生態學家初步調查,維管束植物就有58科147屬180多種,原生植物就有121種。在鳥類部分,到2000年3月為止,共有31科128種,以麻雀為最大宗。哺乳類也有3科4種。兩棲類以磐古蟾蜍為主,也有爬蟲類根昆蟲類等等,生物性多樣。

      紫菜為烏坵村目前唯一的產業,是居民主要的經濟來源,紫菜一年採收一次。每年中秋節之後,漁民會將由貝殼燒成的石灰撒在潮間帶的花崗岩石上,紫菜會自然生長。隔年的農曆一月開始採收。1970至1980年代,紫菜的年產值曾高達一、兩百萬元。

 

烏坵_34.jpg

      烏坵鄉公所於民國43年成立,原設鄉長、總幹事(由烏坵守備區指揮部民事官兼任)、幹事各一人。民國81年11月7日正式宣告解除烏坵地區臨時戒嚴、修改編制設鄉長、秘書、課員、書記各一人。民國93年7月30日修改編制設鄉長、秘書、技士、課員、助理員各一人。

 

烏坵_01.jpg  

大坵:

大坵村大坵村四面環海,包含主島大坵嶼以及鄰近的礁石,面積僅約0.71平方公里,東西長1500公尺,南北寬500公尺,最高點海拔約75公尺。

 

烏坵_42.jpg  

大坵碼頭:

又稱南風碼頭,是大坵嶼對外運輸的主要口岸。

 

烏坵_46.jpg

    這塊礁石被取名「新娘房」,是源自海盜巢穴時代的傳說:據傳一對新婚夫妻被海盜擄到烏坵,丈夫在大坵、妻子在小坵,兩人為了跟對方團圓,都試圖游泳到對面去,結果雙雙不幸溺斃,妻子的遺體飄到大坵這塊礁石旁,就被命名為「新娘房」,同樣地,小坵也有一處「新郎房」。

 

烏坵_30.jpg

大坵聚落的傳統建築是以花崗岩等當地石材為牆基亂石疊砌,屋頂是架木楹後覆蓋瓦片。

烏坵_29.jpg

烏坵_31.jpg  

    建築與建築間為了減少強風的為害,巷弄大多蜿蜒曲折,頗有九曲巷的感覺,巷弄間長滿了俗稱「海芙蓉」的「蕲艾」,常常將轉角的畸零地覆蓋上一層帶著銀灰色的綠毯。

 

烏坵_26.jpg  

    島上曾設有烏坵國小,98年關閉後,現在已沒有任何教育機構。

烏坵_25.jpg 

 

小坵

烏坵_39.jpg  

      小坵包含主要島嶼小坵嶼以及附近的無人島,該島面積0.42平方公里,地勢平緩,東西長1250公尺,南北寬350公尺,最高點海拔48公尺,島上遍布烏黑礫石,不宜農牧。春夏雨量較多,夏季炎熱,冬季多強風,西距大坵嶼1.2公里、湄洲島20海浬、西北距鷺鷥島9海浬、北距南日島12海浬。

 小坵全景

 

烏坵_40.jpg

烏坵_44.jpg

烏坵_45.jpg  

  

烏坵燈塔

烏坵_38.jpg

      民國前38年(西元1874年)興建的烏坵嶼燈塔,位於福州區烏坵山頂,塔身為黑色圓形石造。塔上燈器因多次的台海戰事而遭毀損並拆除,民國43年起停止發光,其外觀曾被軍方漆成防空保護迷彩綠色。烏坵嶼位於漁業發達的湄洲灣與興化灣之間,因此位置重要,燈塔的設置有助於兩灣船隻頻繁進出時的安全。

    「烏坵燈塔」位於烏坵鄉大坵嶼最高處的山上,與其他燈塔相比,烏坵燈塔的顏色顯得與眾不同,黝黑的墨色讓它與黑色輝長岩組成的大坵島上融為一體。

      經過烏坵人高丹華爭取二十年後,已經有143年歷史的烏坵嶼燈塔,在2017年7月23日復燈後,7月29日經文化部文資局文資審議委員會決議列為國定古蹟。這是繼東引、東莒之後,清末五口通商燈塔都列入國定古蹟。

      烏坵燈塔建於1874年,由正工程師韓得善規劃設計並與副工程師哈爾定監造,為往來福州、廈門之間的船隻導航,但因戰地任務結束於1951年熄燈,在台灣36座燈塔中,烏坵燈塔的歷史地位僅次於漁翁島、大膽島、東碇島、東莒島燈塔等四座燈塔。

      烏坵燈塔歷經多次戰爭的洗禮,曾在二戰時遭到轟擊而受損,也在1949年國共內戰時受到砲擊毀損,更在1951年時因軍事考量而熄燈,再到1975年因軍事需要,燈器被卸下,改為密閉式穹窿,使原本19.2公尺塔身高度,降為現在的17.6公尺。烏坵嶼燈塔曾經熄燈66年,今年7月23日終於重新點亮。

 

 歷史沿革

1874年(清同治13年),由英籍赫德(Robert Hart)主導,營造司正工程師韓得善(Cavid M.Henderson)設計,副工程師哈爾定(John Ropinald)監造在海拔一百公尺處,大坵山頂建此燈塔。
1913年(民國2年)及1930年(民國19年),先後兩次整修。
1943年~1945年(民國32年~民國34年),日本佔領烏坵島,並住於塔內,美軍戰機攻擊日軍船隻及燈塔,燈塔因此受損,塔頂被轟擊,造成燈具損毀及塔身降低。
1945年(民國34年),由英人協助修復,因二次大戰遭美軍轟炸受損的燈塔。
1948年(民國37年),原裝一等石油燈因戰亂時損壞,同年換用五等電燈。
1949年(民國38年),國共內戰期間受砲擊毀損,當地駐軍修復。
1951年(民國40年),礙於軍事考量,停止發光。
2000年(民國89年),11月「烏坵燈塔」編制正式解編,燈器運繳海關。
2001年(民國90年),1月15日最後一任的燈塔主任高金振奉令退休後,「烏坵燈塔」正式走入歷史。
2006年(民國97年),金門縣政府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等,公告為縣定古蹟。
2017年(民國106年),7月23日睽違66年復燈。

燈塔結構諸元

塔高:(原)19.5公尺,目前塔高僅為17.3公尺。
塔身塗色・構造:圓型石塔、外觀黑色,頂層外有環繞陽台。
燈高:(原)87.2公尺。
燈器:(原)5等電燈。
燈質(頻率):(原)每5秒一閃白光。明0.5秒,暗4.5秒。
光力(原):白光:2,600支燭光。
公稱光程(原):白光11.3浬。

 

烏坵_03.jpg

烏坵_04.jpg

烏坵_05.jpg

烏坵_06.jpg

烏坵_07.jpg

烏坵_09.jpg

烏坵_10.jpg

烏坵_11.jpg

烏坵_12.jpg

 烏坵_14.jpg

烏坵_13.jpg 

烏坵_15.jpg

烏坵_16.jpg

烏坵_17.jpg

烏坵_18.jpg

烏坵_19.jpg

烏坵_20.jpg

烏坵_21.jpg 

烏坵_22.jpg 

烏坵_24.jpg

烏坵_27.jpg

烏坵_28.jpg

烏坵_32.jpg

烏坵_33.jpg

烏坵_35.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章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