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烈嶼的文化瑰寶與感動
烈嶼觀察筆記作者群 WH
本文承繼先前的「看見烈嶼」一文脈絡,激發大家思考到底在烈嶼可以看見甚麼?本文將以文化特色為例,聚焦前文論述的內涵。烈嶼林天助大師所繪之寺廟壁畫不僅名聞金門,更是許多台灣與國外學者專家所推崇的。小島烈嶼在島嶼環境的侷限下,能有自己的文化底蘊與特色產出,確實需要時間的積累與歷史的偶然。然而這些文化特色的認定與再現,除了時間酵素外,島民的在地認同與情感依附更是少不了,而來自島嶼外的關心與認同,則體現了烈嶼文化特色的普世價值所在。所以,回到時空變遷的脈絡與跨域的想法來看,小島能有其文化特色的產生確實是不容易的,況且同時能保存至今更是難能可貴,對於最近烈嶼的東林與前埔兩村在古廟整建上,都採取了保留與修復的做法,由此可窺得烈嶼人是真的清楚且也願意保存自己島上的文化瑰寶--「林天助大師之寺廟壁畫」,對此我們獻上至高的敬意。尤其是這種由下而上的、草根式的島嶼文化保存,更屬難能可貴。
在金門地區林天助大師是寺廟畫師中較知名者,他的手藝來自觀摩廈門、同安等地的廟宇壁畫,以及查閱附有插畫的繡像通俗小說,或是觀賞通俗戲曲,進而從其中獲取人物造形的靈感。也正因為沒師承,所以作畫時全憑己意去揣摩與想像,因此,相同的故事情節在不同的廟宇所表現的圖像仍多所變化。而這些文化瑰寶現今僅存數量確實不多,尤其是以林天助大師早期的作品都是直接在廟壁上以墨筆作畫,大致上是應用疊暈技巧,勾勒畫法,以黑線條勾勒輪廓界限,再施墨色,由淺而深,逐次變化明度,形成畫面具有前後遠近凹凸的立體空間感。通常在一長寬約四十公分的方塊面積,畫成一幅圖,並在留白處題字說明故事情節,目前這些僅存的水墨畫,因是林天助大師壯年之作,因此功力深厚紮實,美觀耐看。而這些壁畫的捐獻者大多是女婿,故墨畫所在之壁亦被稱為子婿牆,同時這些牆面也呈現出當時村落間的社會網路與關係,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另類的觀點來發現與探索寺廟所在的村落。
然而早期的廟宇繪畫,通常在要畫的部位新打白色粉底,也就是用石灰、石綿與糖水混合搗碎平塗在繪畫部位,待由濕轉乾之際,以墨或礦物質色料混水畫上。太濕的石灰畫不上,太乾了又不能畫,故廟宇作畫須掌握時間。因烈嶼氣候之故,乾濕顯著的變化讓古壁畫大多脫落,或部分廟宇重建拆除而蕩然無存實為惋惜。目前,林天助大師早期最經典的水墨壁畫,僅存於東林佛祖廟和前埔保障宮兩座了。從這些材料選用與氣候條件克服中,更可彰顯出烈嶼人就地取材的島嶼環境利用特色與人地互動的調適機制。當然後來因科技創新之故,也有磁磚壁畫的出現,但在文化價值上與精細度上,仍以水墨壁畫最具代表。
林天助大師的作品早期遍布全烈嶼與金門,甚至到汶萊。可見島內外上居民對於其作品之認同與肯定,所以,本文認為林天助大師及其作品就是時代意義的體現,是烈嶼的瑰寶,更是島嶼文化特色的所在。而前述僅存水墨壁畫的兩間廟宇,也因歲月鑿痕之故,出現漏水與龜裂情形。因此,整建議題便是不在話下,而重建或修復的手段更成為兩廟宇居民的選擇難題,我們很欣慰的是兩處廟宇的居民對於壁畫的保存與價值認同都是持正面觀點,也了解到廟宇的修復整建,更注意到與整體周圍環境的適配度與空間尺度的問題,並認為廟宇的修復整建就是一種社區營造的過程,讓廟宇的整建不只是部分人的事情,更是村落的大事,我們為此深受感動,但是在重建與整建修復之間拿捏,仍需相關專業單位與公部門的協助,方能讓兼具修復保存與廟宇裂漏處理。目前已欣聞公部門將協助修復工作,並有學者專家將以此兩處的相關壁畫進行研究調查,探索出更多的文化意涵與價值所在,讓我們覺得有很多人很愛烈嶼、也很關心烈嶼。
本文呼籲所有好朋友們,在閒暇之餘可攜家帶眷前往兩處廟宇(東林佛祖廟和前埔保障宮)參訪,欣賞烈嶼的文化瑰寶,一起響應「看見烈嶼」。同時,更呼籲相關的公部門要積極地給與這兩廟宇在修復整建上的最大協助,讓公私部門一起協助完成烈嶼文化瑰寶的保存與修復,合力共創村史與守護文化資產,讓文化治理(cultural governance)的概念真正落實。但我們要建請公部門介入協助之餘,在相關整建修復工程上,應盡量避免以類似他縣市所採用的最低標作法來處理,以免相關古蹟修復失敗的憾事再度發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