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瑤江大元殿

西甲瑤頭請火_17.jpg  

作者:盧志明 王筱韻 蘇梅英    廈門網  www.xmnn.cn  日期:2011-04-08  

   清明時節,人們紛紛舉行緬懷先人活動。同安瑤江大元殿也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兩三百名金門烈嶼和臺灣的祭祖團成員到瑤江尋根來了,深蘊兩岸人文的古老大元殿,重新煥發出歷史的光彩。本報記者在深入探訪中,發現這座歷史悠久的宮廟,竟是當年施琅底定臺灣水師的“指揮部”;同時還是金門烈嶼和臺灣一些玄天上帝宮廟的祖宮,海峽兩岸民間一段牽織深遠的歷史情緣由此被揭示開來。

民眾跨海來尋根.jpg 

民眾跨海來尋根

 

神輦渡海來會親.jpg  

神輦渡海來會親。

 

瑤江大元殿.jpg  

   瑤江大元殿

   ○文/蘇梅英

   同安瑤頭村是個歷史悠久的濱海古村,村前的瑤江是同安東西溪的出海口,瑤江邊上的大元殿是同安現存最大的供奉玄天上帝的宮廟,俗稱“瑤頭上帝宮”,始建於元朝,由村人林延福所建,故名延福堂。到了明代,林延福後人林挺,在明朝廷崇尚玄天上帝信仰之際擴建了宮廟。清代,靖海侯施琅等官員重修、擴建了大殿,使之成了同安最大的玄天上帝宮廟,大元殿大殿至今基本保留施琅擴建後的原狀。玄天上帝的民間信仰也由此廣泛地傳播到了金門和臺灣等地。

   瑤江大元殿為三進規模,占地面積768平方米,廟宇為石木抬梁結構,坐東北朝西南,面闊五間,總進深43.6米。與眾不同的是,大殿前拜亭兩側,各有一口方形小涵井,左為“日井”,右為“月井”,為善信放生龜蛇之處;後殿中點造有八卦頂,玄天上帝坐鎮於此。大元殿於1991年被同安縣人民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廈門市人民政府列為“廈門市第一批涉台文物古跡”。

 

瑤頭村的古碼頭遺跡.jpg  

   瑤頭村的古碼頭遺跡(衣分攝)。

金兩門何氏宗親在金門羊角山共祭祖先.jpg  

   廈金兩門何氏宗親在金門羊角山共祭祖先。

 

曾作為施琅“指揮部”的大元殿.jpg  

   曾作為施琅“指揮部”的大元殿。

 

施琅平臺水師曾駐紮瑤江

   瑤江位於同安祥平街道瑤頭村內,記者穿過存有古碼頭遺跡的迂回小巷,追尋這條古老江水的蹤跡,風采已不比當年的它,仿佛正靜靜地向我們訴說著當年的輝煌。瑤江上游銜接同安東西溪,下游通往丙洲(清朝民族英雄陳化成故鄉)大海,曾是天然的出海口、避風港,退有廣闊腹地,進有通金門的航道,十分利於水路作戰,因此當年鄭成功收復臺灣、施琅底定臺灣都以瑤江為軍事要地。連《晉江潯海施氏族譜》中也有記載:瑤江、丙洲“為同安門戶……”。

   大元殿肅穆地坐落在瑤江邊,同安文史專家顏立水先生告訴我們,大元殿歷史悠久,奉祀玄天上帝。當年施琅平定臺灣前曾駐紮水師于瑤江,而把瑤江邊上的大元殿作為指揮部,因此成為同安人引以為豪的古跡。

   《同安縣誌》記載了大元殿背後一段頗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康熙年間,施琅受命率水師準備跨越海峽、底定臺灣,瑤江是水師的重要駐地之一。軍士將馬匹放養於大元殿內,每到夜半,馬嘶聲便回蕩殿內,十分擾人。然而一日晚,施琅卻未聽見馬嘶,翌日到殿內一看,大驚,馬匹竟被韁繩牢牢吊在橫樑上,動彈不得。施琅認為是馬匹每夜嘶鳴驚擾了殿中神靈,便命人將馬栓于殿外古榕樹下,拜請神靈,助他平臺凱旋而歸,他日定當修繕增建此殿。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從東山揚帆,一舉底定臺灣,受封靖海侯,風光歸來,兌現諾言捐俸增建大元殿,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占地面積768平方米的規模。記者還在殿內的石碑上發現了相關記載,施琅與大元殿的故事,言之鑿鑿。因此大元殿的玄天上帝信仰也就在金門和臺灣越傳越廣。

西甲瑤頭請火_24.jpg

探花第珍藏的文物

西甲瑤頭請火_23.jpg  

瑤頭探花第

 

金門西甲鄉親來廈尋根之際,探訪在廈創辦“太祖貢糖”的同鄉.jpg  

   金門西甲鄉親來廈尋根之際,探訪在廈創辦“太祖貢糖”的同鄉(陳惠琴供圖)。

 

 

 “大元”之名與“臺灣”諧音

   前來參與民俗盛會的金門民俗文化學者黃振良先生還向我們披露了一段趣聞:大元殿的得名與臺灣之名有直接的關聯。明末,荷蘭人佔領臺灣,駐兵的地方(現在的台南市安平區)稱為“大元”,“大元”的閩南話讀音和“臺灣”的閩南話讀音相似,因此有人認為,“臺灣”一詞是由“大元”一詞演化而成的。

   黃振良先生還說,玄天上帝原本指的是北極星,是我國最早的航海神,這一民間信仰從中原傳入閩南後,信眾將之人格化。廈門和金門、臺灣民間早有“落船跑馬三分命”的俚語,指出了海上作業險象環生,因而玄天上帝被賦予“護海”的神威。《同安縣誌》記載:“相傳海中舟楫顛危時,向北呼之,則有如光炬,船籍以安。”在閩南、金門民間還流傳著許多關於玄天上帝的傳說。由於瑤江大元殿的玄天上帝信仰在臺灣廣為流傳,而玄天上帝的本尊在武當山,古時由於交通不便,古代,閩台大批進香團去武當山朝聖後常有許多人在長途跋涉中病死,據說後來皇帝得知這一情況後,特下旨同安瑤江大元殿為本尊分身,民眾可不必遠上武當朝聖,在瑤江大元殿祭拜即可。而臺灣玄天上帝信仰的宮廟多數奉瑤江大元殿為祖廟。歷史上臺灣香客到此進香絡繹不絕,大元殿猶“臺灣殿”之意,不同的是,瑤江邊上的大元殿的名稱更保留了原始的成分。黃振良先生的這一披露讓許多人都覺得耳目一新。

 

攜家帶口傳承親情

   明末清初,眾多同安籍的將領、士兵跟隨鄭成功和施琅渡台,隨身帶去了大元殿的香火,這些香火便在金門、臺灣民間流傳下來。烈嶼西甲團團長陳水炎老先生向我們介紹說,金門來廈祭拜玄天上帝的習俗傳承至今三百餘年了,由於歷史的原因,這一習俗曾停滯了五十年之久,金廈親人也就此半個世紀不曾相見。近年來,兩岸民眾來往日益密切,進香活動不僅是一種神緣,實際感觸的更是一種割捨不斷的兩岸情緣。採訪中,祖籍同安馬巒的杜天賜先生告訴我們,他們此次來廈不僅進香,還有訪親,廈門環島路上的“太祖食品”——金門貢糖廠就是烈嶼西甲人葉錦湖創辦的。杜天賜與葉錦湖兩人從小在金門長大,後杜先生出國深造,現已是一位元知名記者。葉錦湖先生則來到廈門發展,幾年來太祖食品在廈門蒸蒸日上。這一回鄉親們特地參觀了他的公司,都為鄉里能有這樣一位在廈門發展得這麼出色的鄉親而感到驕傲。多年不見的他們,沒想到此番竟能在廈門巧遇,都顯得十分激動。

   採訪中我們發現,此行近三百人的祭拜團中,不僅許多人攜家帶口,團員的年齡跨度也十分大,上至近90歲高齡的老人,下至十二三歲的小孩,其中還不乏在臺灣念書的大學生,可以說是老中青三代的齊聚。他們都覺得,今年的清明節過得特有意義,廈門不僅有著他們祖先的遺跡和信仰的存留,更是有著適合他們發展的土壤,許多金門人已把廈門當做他們的第二故鄉,瑤江大元殿交織著兩岸的神緣與情緣,他們要把種種的緣分不斷向下一代傳播延續。

今日瑤江.jpg  

   今日瑤江(衣分攝)

 

西甲瑤頭請火_20.jpg

西甲瑤頭請火_21.jpg  

西甲瑤頭請火_29.jpg  

西甲瑤頭請火_26.jpg

西甲瑤頭請火_25.jpg

西甲瑤頭請火_27.jpg

西甲瑤頭請火_28.jpg

西甲瑤頭請火_22.jpg

西甲瑤頭請火_19.jpg

 西甲瑤頭請火_18.jpg

西甲瑤頭請火_16.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章魚 的頭像
    章魚

    烈嶼觀察筆記

    章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