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地質公園劃設說明會

烈嶼地質公園說明會-2.jpg 

烈嶼地質公園提報內容及範圍
一、符合之指定基準及具體內容:
(一)以特殊地形、地質現象之地質遺跡為核心主體
烈嶼島是位於福建東南邊緣介於廈門和金門之間的島嶼,臨靠台灣海峽,基盤岩石受流水沖刷及海洋潮汐的影響,讓形成於深部的火成岩與變質岩出露,使烈嶼東南沿岸各處便於觀察火成岩及其侵入岩脈。
此外,海岸出露的玄武岩是古火山活動的產物,具有火山岩的各種特徵, 岩層下方更有「痕跡化石」等地質遺跡。就地質背景而言,在距今兩億到一億年前的燕山運動期中,福建東南斷裂活動十分強烈,同時也有廣泛的岩漿活動,岩漿侵入形成潛伏的巨大花崗岩岩體。構成烈嶼與金門基盤的花崗岩類岩石正是燕山構造運動的產物。因此烈嶼與金門和鄰近的福建沿海地區,為同一地質構造與火成岩區,具有相近的岩石組成,主要為片麻岩、混合岩及花崗岩 (福建地質誌,1985)。
根據定年結果,基盤花崗片麻岩其年齡為139百萬年,後來侵入的花崗岩,其年齡為101百萬年,均屬中生代的產物。當此基盤岩石在地殼深處形成後, 復有偉晶岩脈的生成和隆起後基性岩脈(91-76百萬年)等的侵入。
基盤之上有金門層、紅土層的沉積覆蓋,迄晚中新世(約13 百萬年前),因受南海擴張影響,引發大陸裂隙岩漿活動,而有玄武岩的岩漿噴發,造成陽 山、大山頂以迄南山頭等地的玄武岩熔岩流。覆蓋於地表最上層之沉積物,則 多為晚近(第四紀以來)侵蝕、搬運和沉積作用所造成,通稱為現代沖積層。
烈嶼與金門各島在第四紀冰河時期,全球海水面下降最深達一百四十公尺,故與大陸相連。冰河期結束,全球氣候回暖,南北極冰雪大量融化,全球海水面上升,因而與大陸一水相隔。經歷地殼的變動與海水面的上升、下降,低緩的片麻岩丘陵構成本島的骨幹,臺地、低地散佈其間。複雜多變的岩石、地質構造和長期的風化侵蝕與地形演化,使得烈嶼的海岸與陸地山嶺呈現多采多姿的面貌。(資料來源:發現烈嶼;文字資料來源:林英生) 

/tmp/phpdq6Uex

(二)特殊科學重要性、稀少性及美學價值
烈嶼南側海岸出露的片麻岩、角閃岩、細粒花崗岩等是發生在距今一億至兩億年前的「燕山造山運動」的產物,是古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聚合時期,發生的一系列岩漿活動,均活生生的紀錄於此地的岩層中,非常具有地質科學的研究價值。
東側青岐至南山頭一帶露出的晚中新世玄武岩,為南海擴張引發的大陸裂隙噴發的產物,此處容易觀察到柱狀節理、洋蔥狀風化及杏仁狀構造等火山岩的特徵。
西北海岸露出一片長約一公里的蜂窩狀紅色岩礫,就是名聞遐邇的「貓公石」,其形成原因甚為奇特,是大自然經千萬年的雕鑿而成,形狀與顏色極富 變化,是臺澎金馬地區極罕見的地質景觀。
(三)能充分代表某地區之地質歷史、地質事件及地質作用
玄武岩風化景觀:烈嶼玄武岩(13.7Ma)主要出露於青岐海岸至南山頭一帶,是第三世紀晚中新世的火山噴發產物,為南海擴張引發大陸裂隙噴發,岩漿冷卻凝固後形成柱狀節理,逐漸風化後形成洋葱狀或球狀風化的美麗圖案。

/tmp/phpR4B1Ii

二、建議指定之緣由、土地權屬、範圍、面積及位置圖(地質公園可包含分區規劃): 

(一)緣由:烈嶼四周海岸豐富的岩石、地質景觀與軍事遺跡,優美的海岸灣澳地形,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79條規定,建議將其指定為「烈嶼地質公園」
(二)土地歸屬:國有地
(三)核心區/緩衝區:約計18.7639公頃,青岐海岸-南山頭,海岸岩石裸露地及毗鄰海岸內側之國有地
(四)面積:約計18.7639公頃
(五)位置圖:青岐南山頭海岸景觀區(青岐玄武岩海岸)


 說明會

烈嶼地質公園說明會.jpg

2022-08-18 17:13 聯合報/ 記者蔡家蓁/金門即時報導

    金門縣烈嶼鄉青岐南山頭的綠石槽、玄武岩地形每年春季吸引遊客前來,成為近年烈嶼知名景點,烈嶼鄉公所向縣府提報為地質公園,昨晚縣府假烈嶼鄉公所辦理說明會,會中縣府就劃設範圍內容及目前地質公園發展趨勢向民眾提出說明,同時藉由與現場民眾提問與答覆進行溝通,期望未來能凝聚共識,擘劃烈嶼在地的永續發展。

    說明會由縣府建設處長李有忠主持,包括烈嶼鄉長洪若珊、烈嶼鄉公所秘書洪國棟、金門環境教育學會林英生理事長列席,縣議員洪鴻斌、鄉代表主席方駿洋、上岐村村長洪天南,青岐社區發展協會等約40位關心此案的民眾,以及軍備局及金管處等單位共同參與。

    會中首先由承辦單位說明行法令依據、劃設內容、劃設範圍、土地權屬,以及法令限制規範跟他縣市目前劃設執行狀況進行說明。建設處也說明,本案劃設範圍為烈嶼南山頭海岸,經初步評估具有地形地質特殊性、科學重要性及美學景觀價值,其中有一半為海岸未登錄地。

    建設處提及,陸有土地皆為國有土地就都市計畫分區而言,多屬金門國家公園範圍,少部分為保護區,土地權屬皆為國有土地,沒有私有地。

此外針對地質公園劃設後,原則上劃設不會增加任何強制性規範或罰則,故不會對居民活動造成影響。僅會透過如國家公園法、都市計畫法等既有其他相關法規來管制管理。

說明會中,民眾對於公園之名詞定義、取得國有土地返還、海岸侵蝕疑慮以及未來發展願景與推動模式仍有許多看法,縣府將再擇期至劃設之青岐社區辦理說明會,持續徵求各相關單位及民眾意見。

金門縣環境教育學會理事長林英生發言

金門縣環境教育學會理事長林英生發言

金門縣政府建設處李有忠處長發言

青岐村民洪正雄發言

鄉民提問

林長征代表提問

洪春棋將軍發言

烈嶼守備大隊代表發言

青岐村民洪仁忠發言

烈嶼鄉民方壽星發言

金門縣環境教育學會理事長林英生回答 

烈嶼鄉公所洪國棟秘書發言

烈嶼鄉公所洪若珊鄉長發言

金門縣政府建設處李有忠處長發言

青岐社區常務監事洪有利校長發言 

青岐社區常務監事洪有利校長提問 

 

烈嶼鄉代表會主席方駿洋發言

主席李有忠處長結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章魚 的頭像
    章魚

    烈嶼觀察筆記

    章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