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的史前考古遺址與文化

浩然亭_01

青岐遺址的文物主要分布在清遠湖浩然亭臨近的堤岸附近。

 

金門的史前考古遺址與文化_1.jpg

撰文、圖片提供/郭素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

 

金門地區考古研究簡史 

    有關金門地區的考古研究,因為戰後局勢的因素,直到60年代才展開第一步的 調查工作。1968年,地質學者林朝棨教授 因前往金門進行地質礦產的調查,於金湖 鎮溪湖里發現復國墩貝塚遺址,當時進行 了2×1m2的探坑試掘,得到的幾個未校正 的碳14年代約在距今6,300∼ 5,500年。 

    1982年,黃士強先生以考古學者的身 分前往金門地區進行考古調查者,並在復 國墩遺址進行試掘。他在溪邊海水浴場附 近的壁角地點,發現了些許貝塚的遺留。

    進入90年代,考古學研究有了進一步 的發展。金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為 了保護金門地區的自然和人文環境,於 1994年10月成立金門國家公園。1994∼1995年,內政部營建署委託中華民國國家 公園學會,由陳仲玉老師主持進行的「金 門地區考古遺址初步調查」計畫,發現金 龜山和浦邊遺址,並進行試掘工作。1996∼1997年,陳仲玉老師提出後續研究計畫主持「金門島考古遺址調查研究」,調查國 家公園園區及浦邊遺址鄰近區域,及浦 邊、金龜山、復國墩等遺址地形相似的地 點,包括九女山、雞鳴山、東店、峰上、 田埔、后豐港、塔山等地,但除發現歷史 時期遺物,並未確認新的史前遺址。

    1998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 古組的劉益昌老師和戴瑞春老師至金門的 復國墩、壁角、金龜山和浦邊遺址進行調 查,採集部分標本。

    1998∼1999年,金管處委託中央研究 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由陳維鈞先生主持, 進行「金門島史前遺址調查研究」計畫, 針對金門地區史前文化資產的分布、內涵 及重要性進行調查研究,並據以提出保存 與維謢之建議。該計畫除對文獻上已知的 考古遺址進行複查外,主要著重於烈嶼及馬山兩地區之全面地表調查,並對復國墩 遺址進行試掘。最後提出了初步的史前文 化架構:最早為復國墩遺址,約距今6,800∼6,500年前;其次為金龜山遺址,年代約距今6,400∼5,700年前;最後是浦邊遺址 與烈嶼的青岐遺址、貴山遺址,年代約距 今3,900∼3,300年前。同時,筆者之一的 劉益昌老師亦提出二階段史前文化,並針 對金門地區史前文化層序與中國東南沿 海、台灣之間進行比較研究。

    2000年12月∼2001年,由陳仲玉老師 和劉益昌老師前後主持進行的「臺閩地區 考古遺址普查第六期(金門縣、連江縣)」 計畫,針對金門縣全部的考古遺址進行調 查,包括史前和歷史時代的遺址,並建立 各遺址的屬性表,其中史前時代的遺址包 括后豐港、金龜山、浦邊、復國墩、青岐、西湖和后頭,並於后豐港、復國 墩遺址進行小規模的試掘工作。 

    2004年,筆者與袁進龍先生至金門的 復國墩、金龜山、浦邊等遺址進行調查。 陳維鈞先生受金門縣政府委託進行金龜山 遺址研究,透過發掘,獲得金龜山遺址下 文化層的數個碳14年代,重新檢討該遺址 的文化內涵和年代。

    2005、2006年,劉益昌老師與筆者, 著眼於金門地區位於大陸東南沿海邊緣、 和台灣等周邊島嶼之間的重要地理位置, 認為金門地區史前文化的進一步探討及其 與周邊地區的比較研究,對古代文化的起 源、人類的遷移等課題,提供重要的線 索,因此陸續展開金門地區史前文化的整 體檢討,並將金門地區放在較大的地理空 間來加以檢視。

金門的史前考古遺址與文化_2.jpg

考古學者在后豐港廣 大的海岸採集到史前時代的石 器類文化遺物。

 

從考古遺址看金門的史前歷史

    金門地區的史前文化主要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史前時代前期的復國墩文化, 目前僅發現於復國墩遺址和金龜山遺址下 層,年代約在距今7,000∼8,000年前一直 到5,800年前後。另一是史前時代後期的浦 邊類型,目前發現於浦邊遺址、后豐港遺 址、青岐遺址和金龜山遺址上層,遺址面 積較大且文化層較厚,為較長期居住的聚 落遺址,年代約在距今4,000∼3,500年前 後。其後一直到晉朝,金門地區才出現文 獻記載,而進入歷史時期,不過目前尚未 發現屬於晉朝的考古遺留。

    復國墩文化以復國墩貝塚遺址為命名,屬於這個文化的尚有金龜山遺址下 層。其中復國墩遺址位於金門縣金湖鎮溪 湖里復國墩,本遺址為林朝棨教授於1968 年9月在金門進行地質礦產測勘調查時所 發現並進行試掘,為略向西傾斜的貝塚堆 積,當時推測貝塚的直徑至少有 15 ∼ 20m,出土貝類約有20種。遺物包括紅色 和黑色陶片若干,質地略含砂,陶片厚度 4∼7mm,而以6∼7mm居多,陶片表裡雖 呈紅色,但中心部則為黑色,火候不高。 除素面陶外,亦見有以貝印紋為主的各種 紋飾,其中貝印紋為利用蚌類的殼緣印於 陶器之上,多施於口部,有直行和斜行的 貝齒紋和波狀紋等。

    實際上,金門復國墩遺址自1970年代 初期發表以來,學者對此一遺址的文化內 涵逐漸關注,歷年來的討論對於復國墩遺 存的歸屬,大致可以分成兩種看法:1.廣 域大坌坑文化(為台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 遺留)之一部分。2.福建沿海新石器時代 文化早期體系的代表,與福建的殼丘頭文 化大致同時,但其文化內涵與台灣大坌坑 文化有所差異。但基本上這兩種看法,均 認為復國墩文化的年代,大致與台灣和福 建目前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留同時。

 

金門的史前考古遺址與文化_3.jpg

復國墩遺址1968年第1次挖掘出土的陶器。

 

復國墩文化可能比大坌坑文化更早

    2005年,劉益昌老師與筆者以金門地 區的史前時代前期的考古資料為著眼點, 透過金門的復國墩、金龜山遺址下層出土 的文化遺物、遺跡,以建構復國墩遺存的 文化內涵;並與同時期鄰近的文化體系, 包括台灣的大坌坑文化、福建的殼丘頭遺 址下層和曇石山遺址下層遺存、浙江的河 姆渡文化、廣東的大灣文化等進行比較研 究,以討論亞洲大陸東南沿海與台灣的史 前文化之間的可能文化關係和互動情形。 

    透過 研究,筆者們釐清了金門地區約自7,000∼8,000 年前即有人類的出現,即所謂的復國墩文化,此文化一 直持續到約距今5,800年前後。復國墩文化的時期似乎尚 未出現農業,而以採集為主要生業。與金門的復國墩文 化相同時期的文化遺留有廣東的山崗遺留和浙江的河姆 渡文化,其中廣東的文化遺留與復國墩文化有著較類似 的生業型態,但是河姆渡文化卻已有相當發達的農業。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一直要到6,000年前後才出現頗 為進步的大坌坑文化,而福建的殼丘頭文化亦約在此時 或更晚,在這之前台灣和福建並未發現可與復國墩文化 相對應的文化遺留。大坌坑文化的年代約自6,000∼4,500 年前後,從遺物看來,大坌坑文化除有採集、漁獵外, 應已有相當程度的農業行為,此一階段晚期的資料顯示 稻米、小米栽培為主要生業型態。而與台灣的大坌坑文 化大致同時期的福建殼丘頭文化、曇石山遺址下層等, 亦有明確的農業證據。透過 2005年的研究,筆者們清楚 地指出台灣的大坌坑和福建的殼丘頭文化等體系的起 源,可能與金門的復國墩文化有關,並受到部分浙江河 姆渡文化影響。換言之,筆者們初步認為,金門復國墩 文化是比台灣的大坌坑文化、福建的殼丘頭文化更早的 文化遺留,且極可能日後分別發展演變為大坌坑文化、 殼丘頭文化。而台灣和福建此時期出現的農業行為,是 否受到河姆渡文化的影響而產生,則有待進一步研究。

 

金門的史前考古遺址與文化_4.jpg 

金龜山遺址遭受嚴重破壞。 

 

金門文化空白期的成因

    相對於台灣、福建、廣東等地在4,000∼5,000年前有著相當發達和 多量的文化遺留,金門地區卻至今 未發現任何這個時期的文化遺留。 為何早已有人類(復國墩文化)出 現的金門地區,到了這個時期卻不 見任何文化遺留,這是因為調查工 作的不足,抑或是文化行為所造成 的差異,還是氣候變遷所引起的海 進、海退等現象所造成的結果?而 在距今約4,000年前後,金門地區卻 又突然出現數個較長期而較大規模 的聚落遺址(浦遺、后豐港、青 岐、金龜山遺址上層),即浦邊類型。浦邊類型的起源為何?它是源於之前的復國墩文 化,抑或是外來移民的擴散所造成?

    浦邊類型在金門地區約持續到約3,500年前後,其後 一直到晉朝金門地區進入歷史時代為止,金門地區又再 一次出現無人居住的時期,此文化空白時期,不論中國 東南沿海與台灣均持續出現大量人類活動,而且遺留豐 富的史前遺址。金門地區浦邊類型的起源問題和這個時 期的人群擴散和文化互動的狀況如何?而上述這兩次文 化的空白期〔西元前5,800∼4,000年、西元前3,500年∼東 晉元帝建武元年(A.D.317年)〕所產生的原因又是為何? 為了釐清上述這些問題,2006年,劉益昌老師與筆者再 度將金門地區放在大陸東南沿海地區這個大的框架來進 行思考,除了對各地區各時期的文化內涵、特色的掌握 與比較研究外,亦考慮古環境的變化對史前文化所造成 的可能衝擊。

    根據筆者們進行浦邊類型與周邊地區的文化內涵之 比較研究,基本上認為浦邊類型器物的文化特徵,與福 建閩江口的庄邊山上層類型相當接近;而與廣東珠江口 寶鏡灣遺址亦有部分的類緣性(請見文後表格)。
而金門浦邊類型的出現年代約在距今4,000年前後。

    根據學者們的研究,基本上一致同意在距今約 4,000∼ 3,500年曾發生海侵。如林朝棨先生曾指出約距今4,000∼3,500年前,台灣曾發生「大湖海進期」。而根據林淑芬女士的孢粉分析的研究結果,宜蘭地區在距今4,000∼3,500 年前左右曾經發生一次短暫的海侵事件,之後隨著海水 的退去,平原區也紛紛進行著由海變陸,而海侵也可能 迫使原居於平原區的人們向高處遷移。

 

海侵與遺址的關聯性

    由上可知金門地區的浦邊類型的出現,是與海侵的發生年代同時。根據研究顯示,澎湖地區全新世海水面 變化曲線顯示高峰期在4,000年前,當時較今日高出約 2.3 公尺。以閩江口而言,從庄邊山上層類型的遺址之密集 分布的情形看來,當時應有相當數量的人口聚集在當 地,一旦海水面上升,勢必迫使人們需向內陸或其他地 區遷移,而沿海人們因熟知水性,因之沿岸島嶼也成為 選擇居地的對象,這個時期在金門地區出現的浦邊類型 遺留,和馬祖地區出現的熾坪壟遺址等,應該都是閩江 口一帶的史前人類進行小規模移住所形成的。事實上, 筆者透過彩陶的研究,發現這個時期以幾何形彩紋為文 化表徵的庄邊山上層類型的文化勢力,已不同程度地先 後遍及福建全域、浙南,甚至澎湖的南港遺址、台北的 芝山岩文化等,均可辨識出庄邊山上層類型的文化影響 或小規模的移民所形成的文化遺留。

    這個時期的海侵,可能也對廣東珠江口寶鏡灣等遺 址的部分史前人類造成影響。雖然陶器器型不同,但是 從金門浦邊類型的陶器上常見的平行修整痕,亦多見於 珠江口寶鏡灣遺址各層,且寶鏡灣遺址的平行修整痕出 現的年代比金門要早,加上金門和珠江口地區的地理位 置相距不遠這些現象看來,可能當時亦有少數的珠江口史前人類移居金門,帶來了庄邊山上層類型文化,而在 金門島內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浦邊類型。從金門浦邊類 型的遺址多為面積較大的居住型遺址看來,當時應為集 村的形式。 

 

浦邊文化源自珠江及閩江口

    透過2006年對金門的浦邊類型,及其與周邊地區同時期的文化遺留所進行的比較研究,筆者們初步得出以 下的結論:「金門地區的浦邊類型的遺留,應為閩江口 的庄邊山上層類型的史前人類之小規模移居金門所造 成。而促使庄邊山上層類型的人們移居金門的原因,可能與當時發生的海進所造成的居地緊縮有關。而從浦邊 類型陶器獨特的平行修整痕,亦多見於珠江口寶鏡灣遺 址看來,當時可能亦有少數的珠江口史前人類移居金 門,而與從閩江口移來的庄邊山上層類型的人們共同居 住,進而在金門島內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浦邊類型。」。

    其後約在距今3,500年或稍後,金門其或鄰近的澎湖 地區轉變為無人居住的島嶼。其中金門地區的原因仍有 待研究。不過就鄰近的澎湖地區而言,這個時期人類的 消失,與其說與自然環境的變化有關,不如說是當時人 類的需求(橄欖石玄武岩這種石材的取用)等文化的因 素所造成。如劉益昌老師指出,澎湖的赤崁頭類型,可 能因為當時台灣本島的繩紋紅陶時代的人群已經開始往 淺山丘陵地帶活動移徙,石材的取得逐漸來自台灣西部 麓山帶,澎湖的石材因此被取代。若此,長期以來對澎 湖的石材有最大需求的台灣,因為在台灣本島找到代用 的石材,也間接促使澎湖群島史前文化的落沒,甚至成 為無人居住的荒島。

    到了歷史時期,促使金門和澎湖再度出現人類的原 因,實際上與當時政治的動亂有關。如五胡亂華時,成 立南北朝,北方豪族紛紛南下,漢人在華南的勢力加 大,到了隋唐漢人人口在華南沿岸逐漸膨脹,因此沿岸 各省弱小原始民族只好離開,部分遷入華南或南方的山 區,另一部分則渡台謀生。北宋時,遼金作亂,漢人又 大量南移,南宋末元人叛宋,漢人又大量南遷,其間漢 人湧至澎湖。到了歷史時期,金門地區的文化脈動,似 乎與著大環境的政治社會變化有著較密切的關連。

保護遺址免於破壞

    金門地區的考古研究,對瞭解各個時期的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和島嶼之間的文化互動、人類遷移史等課題的 進一步探討與釐清,實有著相當大的重要性。日後除了 對既有的考古遺址持續進行研究外,有必要對金門地區 進行更詳盡的考古調查工作,以建構更完整的金門過去 歷史,彌補目前研究上的缺環。而復國墩、金龜山、浦邊、后豐港、青岐等重要遺址,由於人為開發或耕種等 因素,正面臨著嚴重破壞的命運,相關機構應盡速採取保護措施,並將各遺址指定為縣定甚或國定遺址,以防止進一步的破壞。

 

金門的史前考古遺址與文化_6.jpg  

資料來源:國家公園季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章魚 的頭像
    章魚

    烈嶼觀察筆記

    章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