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田野植物系列-196 大飛揚草
學名:Chamaesyce hirta L.
科名:大戟科(Euphorbiaceae) 地錦草屬(Chamaesyce)
別名:飛揚草、乳子草、大本乳仔草、大地錦葉、紅骨大本乳仔草、大呢草。
莖斜上或直立,,帶淡紅色或紫紅色,有毛。
全草具有豐沛乳汁。
葉對生,卵狀菱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基部偏斜,先端漸尖,邊緣具有細鋸齒。兩面被毛。
聚繖花序排列成頂狀,花密而小,雌雄同株異花。腋出,花單性同株,綠色或紫紅色,雄花無花被,雌花子房 3 室;夏天開花。
蒴果寬卵形或球形,成熟時紅色。
用途:
藥用:
1. 全草搗爛,可治牙齦腫痛等,但只能外敷於兩頰。
2. 全草煎水,可洗各種疥癬。
性味:全草:微苦、微酸、涼。
效用:全草:清熱解毒,利濕止癢。治消化不良,陰道滴蟲,痢疾,泄瀉,咳嗽,腎盂腎炎;外用治濕疹,皮炎,皮膚搔癢;葉泡茶可治哮喘,白色乳汁可去疣。
大飛揚草的葉形就像是一對對的翅膀,像是隨風展翅飛翔,這就是為什麼會有「大飛揚草」之稱的由來。
大飛揚草十分常見,在山坡上的草叢裡、平野的路邊、花圃、甚至水泥裂隙中,經常可見到它的蹤影。
大飛揚草宛如一隻站立的大形百足蟲,為十分常見的植物。
大飛揚草的花為大戟花序,數量多且密集。
大飛揚草的蒴果,成熟時為紅色。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