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口述歷史 先民的屯墾

cont7-21.gif  

一、先民的屯墾過程 

cls_031.jpg林莘恭先生:

      烈嶼地名的由來,傳說南宋時期「帝昺」被元兵追擊,逃到福建沿海,已無路可退,在生死之交,跪求上天,帝昺所在位置奇蹟似的裂開,與金門分離,因而遂形成獨立的小島,中隔海峽,阻絕了元兵的追擊,這個小島就是裂嶼。
在清中葉的古契約書上,地名還是稱為裂嶼,後來才漸漸轉變成烈嶼,地裂之說應是一種傳說,古時候的烈嶼島,在漲潮時海水從西倉口進入,可從東林灣出去,把烈嶼分成南嶼和北嶼,烈嶼地形是個分裂的島。

cls_003.jpg  洪萬源先生:
      青岐洪姓祖先,宋朝時在河南光州固始縣當知縣,祖先遷徙到烈嶼,剛來時住在西方,看到西方地頭兩邊有大溝,認為不會有太大的發展,因此遷居到東林,後來又看到青岐地方山明水秀,於是又遷往青岐,當時青岐已有陳姓人家在此墾居。
    陳姓在清遠湖旁建祠堂,因該地是「豬母穴」,因此陳氏子孫繁衍很快。相傳有位走江湖的人路過青岐,要借用陳姓家休息,未獲得允許。他就到洪姓的家裡休息,並受到熱心招待,為了報恩,這位江湖人告訴洪姓人家:「無朱不成洪」,就是要找姓朱的來同村居住,後代才會有發展。
    因此建「朱府王爺廟」,廟址在陳姓祠堂後方,廟窗像虎眼,廟門似虎口,抄成「虎咬豬母」,因此,洪姓宗族很快就繁衍起來,而陳姓就逐漸沒落了。


k_05.jpg  林福德先生:
      聽說青岐洪姓祖先曾居住過東林,讓我想起一件事,不知青岐的耆老對東林的「東井」是否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位於東林社內的東井,井緣石上刻有「嘉泰甲子春林彥智捨」九字,嘉泰甲子,為南宋寧宗四年(西元一二○四年),如今已有八百零四年的歷史,說來慚愧,我是閱讀黃振良老師的「古井風情」一書,才知道我們東林有這樣一個寶。
各位有見過烈嶼任何文物,比距今八百年更早的?這口井另一側的井緣石刻著「大德乙巳重修」六個字,大德乙巳,元朝成宗大德九年(西元一三○五年),與前者相距一百零一年,至今也已七百零二年了。
    從前青岐洪氏族親在清明節時,會有一些長老到「東林尾」來祭拜祖墳,以古禮方式:「跪、拜、興」祭拜,但八二三砲戰後就沒有了,由此可見,青岐洪姓祖先確曾在東林生活過。
    東林的先祖傳說是從軍人公墓旁的「射厝沙」遷來現址,去年三月間,因公墓進行整修工程,曾在這一帶開挖上層表土,發現有二十幾塊紅磚,以丁字型整齊排列。這是房間的磚塊,才以丁字型排列,由此證明以前曾有先民在這裡蓋屋居住,但是居住年代仍有待進一步探究。


cls_036.jpg  洪志成先生:
      青岐洪姓先祖是一位進士,派同安縣尉,南宋高宗時,天下動亂,從河南遷到江西落脚,後來江西也淪金兵之手,不能返鄉了,後來就輾轉到了烈嶼。
青岐始祖的父親洪皓曾做過宰相,宋代時被派去和金國談和,卻被金扣留了十五年。
    為何叫青岐?這裡本名叫岐山,後來才改稱青岐,祖先們開始到西方,再到東林,都是以農為發展,來到此後發現平原地多,土地適合發展農耕,而且風水好,又可捕漁,遂決定開墾定居,當時效法周文王與姜子牙在岐山封神的事蹟,以「岐山」號名,以前青岐有一間私塾也是以岐山為名。
    清代時,此處農耕發達,整片望去青青向榮,始有「青岐」之稱,後來國軍來時,將上庫與青歧合為行政村稱為「上岐」村。

cls_046.jpg  洪福田先生:
      青岐的祖先住在西方時,曾在現今西方佛祖宮面前留有一間屋子,現在不知道是否還存在?祖先當時是覺得「宮前祖厝後」,不適合人居住。便找風水先生來勘察,發現到青岐這片土地是個鳳穴,是好風水的吉地,就決定搬到青岐來住,之後產下兩子,所以現在青岐分為頂房與二房。
    至於東林的林姓先祖,應是在元代時,洪氏遷往青岐後才到東林居住的,而東林尾的「東井」應是青岐洪姓先祖所建,洪姓二世祖的墳墓也是葬在東林。

 

林天生先生:
      上林位在烈嶼西南,古時分為「頂林」、「下林」和「高厝」,現已統稱為上林。
    頂林林氏祖籍為河南光州固始縣,於元末支分閩省泉州府,始祖仲禮公,相傳係晉安王中肅侯之後,官至行人司。始祖育有三子,長為逮樓、次為安樓、幼為森樓公。
據族譜記載係因元末逃避戰亂,始祖仲禮舉家南遷至泉州府,當時有一個庶弟振盛祖,遷居到同安的灌口,而振盛祖曾登科舉,被派任為廣東海康縣令。
    始祖的長子逮樓公當時被誼眾推為千夫長,後來由軍功被封指揮萬戶侯,此人雄壯魁偉,其聲如霹靂、臂力過人。後來因被本司巡簡挾怨誣奏,說其率民謀亂,差官奉旨屠滅,斯時霧濃的化不開,差官無奈,祈告上天明示後,天忽然光明,差官知軍民安分樂業,並無謀反之事,奏報朝廷申詳而得免。
    逮樓千夫長被誣查明後,反而奉旨回頭拘拿本司,卻被本司騙入城內而加害,本司巡簡亦懼法而自謚身亡。
    家族因此蒙難星散,次房安樓公逃之漳州海澄縣溪頭社聚族,三房森樓公逃之廣東省潮州府樵林寨定居,只有逮樓公的三個兒子來到上林,入居現址開基承宗,傳到我輩已十八世,已有六百多年。

cls_029.jpg  林金樹先生:
      雙口的林姓祖先,在南宋帝昺時,在大陸某縣當縣令,後來逃難到福建泉州,再轉徙烈嶼下林,開枝散葉生了五個兒子,其中一位遷居西方,繁衍再生二子,一子遷居雙口,另一子則留在西方。


cls_014.jpg  吳文藩先生:
      「陵水湖」命名的由來,清朝時上庫有位富翁名叫吳梅,行船至大陸北方,看到有人晒鹽,鹽埔的地理形勢與上庫情境很像,於是他便在上庫建鹽埕,名叫「寒梅鹽場」。
    民初時由於鹽業管理嚴格,且鹽屬國營,因此上庫鹽埕停產,民國二十六年日據時,又重新經營,名稱改為「上庫鹽場」,到民國三十六年時,因鹽無銷路又再度停產。
    民國五十二年國軍因戰備需求,虎軍部隊指揮官韓卓環將軍,命部隊將鹽坵築堤儲水成湖,並詢問上庫居民意見,因上庫居民多為吳姓,吳姓係「延陵衍派」,因此將湖命名為「陵水湖」。

cls_021.jpg  方清皮先生:
      「后頭」祖先來烈嶼歷程,並無詳細記載,猜測應是宋末隨軍南來,始祖本人應是沒有來,因為有一個長子留在同安,所以后頭的開基祖是次子,當年應該是揹者神主牌來,我們稱為「追來」。
    後來開基祖過世時,築始祖的衣冠塚埋在一起,據說埋葬地是個虎穴,子孫如果常去掃墓反而不平靜。之後時間一久,也就沒人去掃墓了,大概只知道位置在哪裡而已,當時有墓碑和石坊華表,後來被部隊拆去修築馬路。
    我們因開基比較早,擁有的田地可到達西宅,田地就有「兩百廂」,請一個西路姓吳的人叫「惟恭」照顧,每年收多少的租,在族譜上都有記載,我曾問過西路的人,確實有姓吳的,這是舊族譜的資料。
    田地單位是用廂計算的,我也不清楚為什麼是一窟一廂。


cls_047.jpg  洪清水先生:
      「黃厝」的開發過程,是從青岐分支來的,埔黃是屬第六世二房,六世有一位清江祖的墳墓,還埋葬在青岐西尾那邊。
    二房包志祖開始是在「報塘」的地方落腳,位置是在庵頂面前、西宅後面那一塊地,早期只要誰先去開墾,那地方就是他的。後來可能要到近海的地方討生活,所以就遷移到黃厝,古時的生活是住山吃山、住海吃海的關係。
    當初黃厝已經有黃姓在此居住,住在比較社尾的地方,在軍隊還沒來時,我們在社尾的那間房子,還整理出一些黃姓的神主牌,可能就是黃姓的祖厝地。
    因為這裡發現黃姓的神主牌,還有「金筒墓」,可確定這裡以前是姓黄居住地,所以這裡叫「黃厝」,一直維持不改,是種尊重、紀念黃姓先到此開墾。楊厝也是類是的情形。
    洪姓搬來黃厝約有五六百年的時間,以一世三十至四十年來推算,我這一輩從青岐算過來是二十一世,青岐有八百年的時間,我們是第七世時過來開墾。
    青岐有一個二房祖墓在后宅後面,每年清明掃墓掛紙、祭拜時會邀黃厝參加,這個墓叫作「秀江墓」。在東林也有一個祖墓,在我懂事的時候就很少去掛紙祭拜。
    「埔黃」的歷史,是二房從青岐分到報塘」,再分到黃厝這裡,之後再分到埔頭、林邊是這樣的一個遷徙過程。


cls_011.jpg  林長殊先生:
      西宅開宗甚早,佔地遼闊,東林的族人缺少自己的田地,而且在西宅人眼中沒有地位,村人屢屢向林習山反應,說你在朝中作官,而我們家鄉卻過得這麼艱苦。
    有一次習山返鄉時,故意穿白身衣(樸素民衣、非著官服),騎馬經過西宅祖厝埕,當時西宅人正在進行祭祖儀式,認為是對他們的祖先不敬,西宅宗人於是掄起棍棒,便將習山的馬腿打斷。
    後得知他是京都巡按返鄉,這一下可不得了,要趕快和解,又不知要怎麼彌補才行,習山說他馬沒地方跑,所以才會跑到你們村社內,於是西宅便送了一塊地做為「跑馬場」,一片湖做為「洗馬湖」。

cls_005.jpg  洪水爐先生:
      烈嶼是正確的稱呼,小金門之名稱是部隊為了行文的方便,才有大小金之稱,好像是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之後的事,當時寫信只要寫小金門青岐幾號,就可以收到,不用寫金門縣烈嶼鄉,簡單又方便,後來大陸也知道,他們在心戰喊話時,也是稱呼大金門、小金門,不過別人如果起問我你家住哪裡?我都稱「烈嶼」。


 

二、尋找古聚落

cls_019.jpg  林登資先生:
      東林現址青岐洪姓祖先是先住過,據說有一次下雨時,在龍骨山看到池塘都變成紅色,地理師說:「洪見紅」不吉,這邊不適合住姓洪的,容易發生意外,後來才遷到青岐。
    東林的先祖是從「射厝沙」遷來現址。楊厝是姓傅先來開發的,不是姓洪也不是姓楊。西方、中墩都是雜姓地。西吳蔡姓是後山遷來。東坑是呂姓先開發的,陳姓的居呂姓後,杜姓最晚來,尚有孫、蔡、程他們六姓同宗祠,祭祖時是一姓一桌共六桌,陳姓排第一桌 ,已近三百年歷史。
    上林是先從下林發展,因為當時女婿、兒子各掌有一張契書,寫說「財產盡交於子婿外人不得干涉。」所以財產歸女婿所有。兒子心有不甘出來告狀,契書卻寫:「財產盡交於子,婿外人不得干涉。」只多加了一個逗點,財產變成是兒子的。後來清官也難判家務事,就將財產分為上下林一人一半。
    雙口是下林遷去的,黃厝是姓黃的開發的。庵頂是最晚開發的,早期叫「乞丐營」,後期從大陸來的移民,在庵頂大榕樹下搭草棚居住。湖下陳姓是從后宅遷去的,張姓跟蔡姓是沒地方去才去住后宅,后宅前後都是山,發展受限。
    羅姓一開始在后頭開發,後來有「鑑諸仙」說羅姓不宜居北,要往南移有發展,才遷到現今羅厝。后頭方姓原住在山邊,後來遷到羅姓開發的地方,現今麟護宮附近的地址。
    東林的東井有八百年以上的歷史,足以證明烈嶼開發甚早,東林早期是住在後面的「射厝沙」。附近有「鳳光山」、「鳳光潭」也叫「仙鶴潭」,又發現東井,後來又開了一口「龍虎井」、「龍虎潭」。
    西宅開發的比較早,王姓先來接著蘇姓隨後,可是王蘇都居住不久。
    蓋宗祠與宮廟,後牆絕對不能開窗。各項尺寸要配合魯班尺及文公尺施工,排水、出水要往東邊,東方屬龍,龍喜歡水。金爐要在西邊,也就是廟的右邊,西邊屬虎,在西邊燒金才會嚇走老虎,如在左邊設金爐,會把龍嚇跑的那就沒靈氣了。

cls_031.jpg  林莘恭先生:
      以前烈嶼有三十六社,據我所知在保生大帝廟附近,有一個村落叫做「上吳」,在小橋頭上面有個叫「蔡厝」,西宅旁邊有「報塘」,林邊旁有「叢頭」,紅山自來水廠旁有「後山」,以上這些聚落都已經消失,而傳說在民眾公墓下方有個「頂南塘」,這些聚落或因遷徙或其他因素而消失。


cls_029.jpg  林金樹先生:
    從前西宅後方有一個聚落叫作「吳厝塘」。
    古早有一些在西方、下田、雙口間農地耕作的農夫,為了置放農具和休息,以及能就近照顧農作物,並防止作物被偷,便在這裡搭建草寮看顧,後來因為往返家裡及農田間相當不便,便在草寮裡開伙煮食,逐漸形成臨時性聚落,叫「下寮」。
    湖井頭原本分為「頂湖井頭」及「下湖井頭」,現存者為下湖井頭,頂湖井頭的人很兇悍,有位地理師看到這種情形,便告訴遭到欺壓的附近村莊,買下「頂通山」並供人安葬,以破壞頂湖井頭的風水,從此不到一年頂湖井頭便沒落了。

cls_021.jpg  方清皮先生:
      我們真正開族是在「麟山」之麓,叫做「李厝敦」。附近有一個地方叫做「船仔頭」,就是現今公園的位置,早期海岸線可到達那邊,還有曬鹽埕。到民國時村人開井,還有人在那個地方撿到碇索(錨碇),真是滄海桑田。
    現今的后頭,早期名稱是「護頭」,開始是羅姓來開發的,羅姓雖然最早在后頭開發,但是沒有開族,所謂的沒開族,就是人丁不興旺,不繁榮,沒有建宗祠祖厝。後來姓方的搬過來開族之後,羅姓就漸漸搬走,到了民國時還有羅高業兄弟,他們到南洋去發展後,后頭羅就沒有姓的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章魚 的頭像
    章魚

    烈嶼觀察筆記

    章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