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后頭正月十五請火刈香繞境
后頭方姓的先祖係從同安護頭社遷入烈嶼定居,早期也取社名護頭,又因位在烈嶼島之北側,習以後面相稱,故漸以後頭取代。而麟護宮之名,蓋因村後有烈嶼主峰麒麟山,故取廟名謂有麟山護佑之意。
后頭社每年正月十五舉行請火刈香繞境活動。在割香繞境時,則緣於后頭與羅厝其有廟神明分火的關係,故先至羅厝村西湖古廟廟請火,然後再由庵頂及后頭兩村進行繞境 (羅厝村並未參與)。因庵頂一帶為多個社群團體割香繞境時之路徑交點,使得庵頂除參與林邊李府將軍廟社群團禮之宗教活動外,也參與后頭的割香活動。
參與繞境的神輦
后頭護麟宮二媽
三媽、千里眼及順風耳
齊府三王爺
后頭供奉的齊府三王(齊府的三兄弟),據傳說是齊府三王顯靈,托夢給后頭鄉老,說在農曆八月二十三日,海邊會有一尊木雕的神像漂來,後來果真如此,鄉親們都覺得此事很是神異,不可思議,於是就把這尊神像當作主神來信仰。
太子爺、廣澤尊王、關聖帝君。
庵頂張府天師
請火、刈香路線圖
鎮五方位置表
下午一時刈香隊伍先趬后頭村落外境,在前往羅厝請火。后頭是烈嶼地區唯一請火廟宇是在烈嶼本島的,其刈香請火的廟宇是羅厝的西湖古廟。
刈香隊伍前往羅厝
東湖窟(南營)鎮五方
往濱海大道
浦垵底(小營)鎮五方。
大波管(小營)鎮五方
湖埔路往白珠山羅厝路上
越過白珠山(煙墩山)之後來到羅厝
搖頭旗鳴鑼迎接神輦進入村內
羅厝村民在門口擺香案、獻金帛
抵達請火處西湖古廟
廟口擺上香案
道士讀請火疏文
請割聖火疏文
請火儀式結束,鳴鑼起香,開始進行趬境鎮五方。
展開趬境前先再羅厝西湖古廟四週鎮下五方竹符。
隊伍離開羅厝社
搖頭旗告別羅厝社
路經湖下前往庵頂
東邊山(隔仔頂,麒麟山往后頭交叉路口)鎮一小營
麒麟山白虎屁股鎮白旗西營。
來到庵頂村口,雙方鳴鑼搖旗,庵頂村民接手抬麟護宮神輦進入村子。
庵頂天師宮吃三牲粿
村民焚香膜拜
刈香繞境隊伍在此稍作休息,並享用庵頂村民提供的點心。
休息結束,隊伍啟程
鳴鑼搖旗,恭送隊伍離開庵頂,至此庵頂的神輦就不再參與后頭後續的繞境活動。
庵頂後壁隔仔頂鎮小營
隊伍來到湖埔路
往金門大橋烈嶼端安鎮黃厝井五方
蝦仔祖墓邊(原黃厝槍仔樓旁)安鎮小營
往大橋方向
來到環島路上,在石壁尾安鎮黑旗北營。
路過大橋橋墩下
石壁後中路安鎮
目腳礁*過石壁後港)安鎮小營
龍腳宮後安鎮小營
過龍腳宮後安鎮小營
沙坵內安鎮
石馬窩安鎮青旗東營,此處從前有一天然巨岩自然有形如馬,吸收天地靈氣而有神,建有石馬窩宮(今已毀)。
山仔壁腳(破隙口)安鎮
閒路岐(土塔後、車嚨角)安鎮。土塔是一紅土加蚵殼磚建的土塔,是早期防禦海盜的槍樓之一。
隊伍從濱海大道回到湖埔路
三角潭插黃旗安鎮中營,最後會將所以的黃豆及小麥倒在此處,在安鎮各處時會撒一把黃豆及小麥,撒豆成兵。
回到麟護宮之後再趬外境一圈結束趬境鎮五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