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常見的鳥類 喜鵲
學名:Pica pica
科名: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鴉科(Family Corvidae)
別名:客鳥、鵲、客鵲、飛駁鳥、幹鵲
傳說喜鵲原是天宮的仙鳥,叫鵲兒。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過天河相會,便是鵲兒們搭的橋,俗稱“ 鵲橋會 ”。
喜鵲體形很大,其體長通常可達45~50公分,其中尾長最長可達26cm。
頭部、頸部、胸部、背部、腰部均為黑色,略顯藍紫色金屬光澤;肩羽、上下腹均為潔白色;飛羽和尾羽為近黑色的墨綠色,帶輝綠色的金屬光澤;初級飛羽的內翈均為潔白色,飛行時可見雙翅端部潔白,另外在飛行中可見本物種背部的白色羽區形成一個V形。
喜鵲的叫聲為單調的“洽~洽~”聲。當遇到危險時會發出連續而急促的“洽,洽,洽……”的警報音。
雜食性,以昆蟲、軟體動物、種子、穀物、腐屍、垃圾為食,會偷襲其他鳥類的巢蛋及幼雛,也吃路上因車禍喪生的鳥類及松鼠。
喜歡在高樹上築巢,巢大型,以枯樹枝架成,親鳥會重覆使用舊巢,因此可以見到各種不同高度的巢。有些巢高超過一公尺。
為金門地區普遍的留鳥,分布遍及全島。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