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潮間帶生物--藻類  石蓴 

石蓴_09.jpg  

學名:Ulva lactuca

科名:Ulvaceae石蓴科

別名:菜石蓴、海青菜、粗海菜、岩頭青。

 

石蓴_05.jpg 

棲息環境:一般生長於潮間帶中部的岩石上。

 

石蓴_11.jpg  

地理分佈:廣泛分怖於各地海域,通常3月及4月間為其盛產期。

 

石蓴_10.jpg  

    薄葉狀藻體,一般呈草綠色,藻體由多細胞組成,是石蓴屬的共同特徵,且為兩層細胞構成的膜狀體。外觀形狀變化大,大多為卵形或長橢圓形,邊緣會帶有不規則的開裂,但不至於縱裂到基部。中央有一小盤狀物可附著於岩石上。高可達30公分,寬至10公分。但若生長在受到有機質汙染的地方,有時甚至會長到長至一公尺以上,寬則可達20~50公分

 

石蓴_04.jpg  

    綠藻的生殖方式亦多樣,具有兩種生殖方式,一為無性生殖,另一為有性生殖。營養體的無性生殖包括裂片生殖及孢子生殖。有性生殖則有同型配子及異型配子的結合。大型海藻常有明顯的世代交替的現象,如綠藻中的石蓴屬(Ulva)及腸滸苔屬(Enteromorpha)皆有世代交替的現象,且都是屬於同型世代交替,它們的配子體及孢子體的皆可獨立性生長,而且不但外型相同、大小更是相近。這種世代交替的現象使得某些科學家認為藻類可能為蕨類植物的祖先。

 

 石蓴_08.jpg  

資源利用:石蓴可以吃,但質地稍硬,一般較少被食用,食用方式有煮湯(海菜蛋花湯)、炸食、或晒乾當茶葉煮成清涼降火飲料。部份漁民常採取石蓴做貝類養殖之餌料,或晒乾再賣予青草店做藥用(治水腫積聚及退燒用)。如『本草綱目拾遺』載:「石蓴味甘、平、無毒」、「下水、利小便」,石蓴可治甲狀腺腫大、解熱、鎮痛、利尿、水腫積聚、退燒降火、驅蟲劑、降血壓、或降膽固醇等療效。石蓴也是極佳的家畜(豬、牛、羊)飼料添加物,有促進食慾及增強抗病力之功能。由石蓴做成之堆肥,因其所含之大量有機質,更可提高土壤的保水力及改善土壤結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章魚 的頭像
    章魚

    烈嶼觀察筆記

    章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