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2-海中活化石烈嶼漁民捕獲中華鱘
2010/12/22

記者楊水詠/烈嶼報導


  大陸列為一級保護魚類的中華鱘,昨天又在金門城外海域出現,誤觸漁網,被烈嶼鄉羅姓漁民捕獲後,把魚養在船上水池,回到漁港還是活跳跳的,漁民爭相目睹,嘖嘖稱奇!由於從未見過如此長相怪異的魚,身上疑似有放流標籤,羅姓漁民決定放回大海,讓中華鱘重回大海的懷抱裡!
  又稱鱘龍魚的中華鱘是古老魚類,因為史前時代就已存在,又被稱做「水中活化石」,存在地球上已有一億四千年之久。在大陸地區更與貓熊一樣被列為國寶級的保育類生物;國內沒有被列管,一尾鱘龍魚叫價至少就要二萬元以上,稀有又珍貴。
據烈嶼羅姓漁民表示,他是在昨天上午於金門城外海下網不久,就捕獲這條長相怪異的魚,養在船上水池裡;回到漁港後,有漁民一眼認出是中華鱘,並在魚身上發現有一根疑似藍色的放流標籤,測量長約一公尺半,重約二十公斤左右。他說,在大海捉一輩子的魚,平生第一次捕獲中華鱘,十分難得的經驗和感到稀奇不已。
  在今年四月底,也有一位呂姓漁民在金門南海域的新湖漁港布網捕獲中華鱘,但已氣息奄奄;經漁民向金門縣水試所通報後,證實為大陸的一級保護生物中華鱘。這條中華鱘長約一百七十公分,重二十二公斤,魚身有放流標籤;後來的查詢結果是廈門放流的中華鱘,進行追蹤洄游路徑研究。
  中華鱘又名中國鱘、鱘魚、鰉魚、苦臘子,是大陸的一級保護生物。牠的祖先是白堊紀的古棘魚,與恐龍處於同一個時代。大陸是於一九八四年開始進行人工繁殖中華鱘;廈門則在二○○二年、二○○八年、二○○九年有放流的紀錄。
  目前世界上存有鱘魚類二十八種,主要分部在北半球,歐洲、亞洲、美洲三大洲,北回歸線以北的水域。鱘龍魚是洄游性魚類,時間一到鱘龍魚會從遙遠的地方至淡水產卵,壽命可達一百年以上,在江河發現的鱘龍魚最大十二公尺,重逾一千二百公斤。
  中華鱘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大型河海洄游性魚類,體重達一千多公斤,生活在中國的東海、南海的大陸架。每年秋季逆長江而上三千多公里,到金沙江產卵,再洄游到大海。大陸在十幾年前成功進行中華鱘人工繁殖後;從此,每年平均向長江投放魚苗三十多萬尾,保護世界環境及瀕危生物的資源。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其他選項

相片資訊

本日人氣:
0
累積人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