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09
烈嶼香芋風味佳已成最夯伴手禮
2010/1/9

記者楊水詠/特稿報導


  烈嶼香芋出自當地好山好水好空氣,還有芋農的「鋤頭心」,及濃得化不開的「芋鄉情」,種植生產的香芋風味絕佳。
每年烈嶼香芋產量約四十餘萬公斤,一直賣到農曆春節過後還買得到;但拜上個月返鄉投票之賜,香芋成為大受喜愛的伴手禮,一箱箱的買寄到台灣,幾乎已快售罄,所以想品嚐的饕客就要趕快,否則一等可就要等到今年八、九月的生產期,才能一「嚐」心願了。 
烈嶼鄉種植香芋以南半島為主要產地,包括西方、雙口、東坑、上林、上庫、青岐、東林、楊厝、西吳、下田等一帶,烈嶼鄉長林金量介紹說,由於烈嶼土壤有黏性、酸性,所以種植生產的香芋與其他地方的不一樣,它的塊莖肉質鬆,香氣濃郁,而產量有限,無法大量外銷。
  烈嶼香芋得天獨厚,林金量指出,烈嶼香芋百分之七十五靠天然、百分之二十五靠人工;每年香芋產量約有十八萬株,每一株產量重約四斤多,每斤售價在五十元至六十元間,全年總產量約四十餘萬公斤,產值在新台幣三千五百萬元至四千萬元,成為芋農重要的經濟收入之一。
  目前,烈嶼香芋已成為最夯的「伴手禮」,為使熱愛烈嶼香芋的人有機會一同品嚐如此美味之農產品,烈嶼芋農在烈嶼鄉公所和農政相關單位輔導之下,在「農地利用綜合規劃」項下組織芋頭產銷經營班,加強產銷技術改進,以供應市場需求,也振興農業經濟,改善芋農生活情況。
  種植烈嶼香芋有二十幾年經驗的芋農孫文良表示,烈嶼香芋種植期在每年農曆一至二月間,生長期約六個月,收成期從農曆七、八月開始上市,一直賣到春節後。他說,芋田每年換新土、以紅土進行客土改良,並採輪作;所以,烈嶼土質種出來的香芋是一流,好吃又香。因為都是用「苦工」種出來的。
  孫文良每年種植的烈嶼香芋不多,只有五、六坵(金門話),但產量達到七、八千斤以上;由於他種植的香芋果形優美、品質佳,賣的價錢都不錯,平均一斤五十元以上。他種植的香芋僅保留二百多株,作為春節過年送親朋好友的,其他均已全部賣完了。
  孫文良說,烈嶼香芋產量較去年稍減,上個月返鄉投票的人,一個人五、六箱,甚至十餘箱,或帶或寄回台灣饋贈親友,分享家鄉的香芋,以慰思鄉之情。所以,今年生產的烈嶼香芋幾乎已快售罄,市面上現有的存量也不多了。以往在春節過後還買得到,今年可能買不到了。
  至於烈嶼鄉一年一度的「香芋節」,更是宣傳行銷香芋等農特產及烈嶼秋季旅遊的重頭戲,並結合當地文化特色、自然生態景觀及美食、戰地風情史蹟,進而推動地方觀光,帶動產業發展商機,活絡烈嶼的經濟。
  另外,烈嶼鄉公所並爭取經費以當地的香芋農業特產為主軸,結合農村地方特色與人文資源,舉辦以農業文化知性之旅活動,帶動城鄉居民共同參與,以彰顯多樣化的農業魅力與價值,也藉各項有意義民俗才藝活動、研習,倡導正當娛樂,增進農民身心健康與群體情誼,提升農村生活品質,豐富和維護農村社會優良傳統文化。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其他選項

相片資訊

本日人氣:
0
累積人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