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田野植物系列-117  台灣蛇莓

薔薇科-台灣蛇莓_03.jpg  

學名:Duchesnea chrysantha (Zoll. & Mor.) Miq.

科名:薔薇科(Rosaceae)蛇莓屬(Duchsnea)

別名:蛇波(台灣)、蛇泡草、蛇盤草、蛇果草、龍吐珠、寶珠草、三匹風、地苺、台灣蛇莓、蛇蛋果、蛇抱、蛇婆、雞冠果、疔瘡藥、三爪龍、地楊梅


薔薇科-台灣蛇莓_01.jpg     

    「蛇莓」,其實跟蛇沒甚麼連結,主要是因為其匍匐莖在地上不斷以走莖方式延伸繁衍  才有「蛇莓」之稱。在台灣蛇莓屬植物也僅此一種。


薔薇科-台灣蛇莓_14.jpg  

    多年生草本,有長匍匐莖,長可達1公尺,全體被白色絹毛。三出複葉基生或互生,有長柄,基部有 2 枚廣披針形托葉;小葉近菱形,圓卵形、卵形或倒卵形,先端鈍,基部寬楔形,邊緣具鈍鋸齒牙,兩面散生柔毛或上面近無毛。


薔薇科-台灣蛇莓_07.jpg  

薔薇科-台灣蛇莓_08.jpg  

薔薇科-台灣蛇莓_11.jpg  

薔薇科-台灣蛇莓_05.jpg   

薔薇科-台灣蛇莓_04.jpg    

 春末開花,花單生於葉腋;花梗甚長;花萼2輪,內輪萼片5,較小,廣披針形,外輪萼片較寬,先端 3 淺裂;花冠黃色,花瓣 5,寬倒卵形,先端微凹;雄蕊多數。


薔薇科-台灣蛇莓_13.jpg  

薔薇科-台灣蛇莓_06.jpg

薔薇科-台灣蛇莓_09.jpg      

薔薇科-台灣蛇莓_02.jpg

薔薇科-台灣蛇莓_12.jpg 

  瘦果小,扁圓形,鮮紅色,多數,生在膨大球形的白色花托上,聚合成卵狀球形的聚合果,種子(瘦果)外表具許多疣狀突起,可以生食。生長在較陰濕處。


薔薇科-台灣蛇莓_10.jpg 

台灣蛇莓(Duchesnea chrysantha)的果實較小,果托白色,種子(瘦果)外表具許多疣狀突起,葉小、花也小,分布低至中海拔,中國植物誌稱之為皺果蛇苺。

 

蛇莓  

蛇莓(Duchesnea indica)的果實較大,果托紅色,種子(瘦果)外表光滑,葉大、花也大,分布海拔較高。

  (金門無蛇莓分布,圖片引用自http://nc.kl.edu.tw/bbs/showthread.php?t=2521)

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第二版中將二者合併為蛇莓(D. indic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章魚 的頭像
    章魚

    烈嶼觀察筆記

    章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