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40 小金門精神地標恐拆

中華民國萬歲碑-06.jpg

【聯合報╱記者陳向鑫/金門縣報導】2013.08.20 02:42 am

 

8107590-3136165.jpg

土地長期遭占用的羅姓縣民指著精神標語石碑表示,自己有建屋需求才請求拆除。

記者陳向鑫/攝影

    去過小金門的人,多會在九宮碼頭旁「中華民國萬歲」精神標語石碑前拍照留念,石碑最近面臨拆除危機,引來各界關注,烈嶼鄉長洪成發表示,會邀地主與相關單位協調,全力保留。

 

中華民國萬歲碑-01.jpg

    「中華民國萬歲」精神標語石碑一九七三年由當時駐守烈嶼鄉的「誠實部隊」建造,起初刻寫「蔣總統萬歲」,先總統蔣公過世後改為「中華民國萬歲」,是金門知名景點。 

    這塊精神標語石碑矗立在羅姓地主的土地上,最近地主想要回土地興建房屋,供返鄉的女兒居住。石碑將拆除消息,引起不少文史工作者關注,有民眾擔心此景不再,趕在拆除前專程前往現場拍照留念。 

    羅姓地主表示,自己的土地遭國軍占用多年,分毫未取;女兒返鄉工作,無屋可住,還得向別人租屋,才會興起請公所或軍方協助拆除以便於蓋屋的念頭。他也知道此石碑有特殊意義,同意相關單位將石碑移往他處或以較好地點「換地」。 

    洪成發表示,雖然文化局無法將精神標語石碑列為歷史建物,但石碑極有觀光價值,希望能以承租方式保留下來。縣議員林金量說,該石碑是烈嶼鄉入口地標,有著無數國軍弟兄的美好回憶,建議「以地易地」方式保留。 

    國共戰爭乃至後期雙方對峙期間,國軍占用大批民房、民地構築防禦工事,近年來隨著駐軍裁撤、國防需求減少,軍方多以「拆屋還地」方式釋出。 

    地方人士說,當年誠實部隊在石碑上書寫「蔣總統萬歲」,是表達「離島中的離島、前線中的前線」駐軍效忠領袖的決心,當時的師長為范世基將軍。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也曾在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時擔任該師師長,全師浴血奮戰,還榮獲老蔣總統頒發榮譽虎旗表揚。 

2013/08/20 聯合報】@ http://udn.com/

 

  中華民國萬歲碑-02.jpg

中華民國萬歲碑-03.jpg

中華民國萬歲碑-04.jpg

中華民國萬歲碑-05.jpg

 中華民國萬歲碑-07.jpg  

牆上烽火搶救戰地文化記憶

2013/8/22 金門日報社論

──從〈矗立40年小金門精神地標恐拆〉事件看政治標語地景保存

    〈矗立40年 小金門精神地標恐拆〉,〈小金門地標喊拆 網友搶救〉,〈小金門標語碑將拆 地方搶救『中華民國』〉……,就在紀念八二三砲戰五十五周年前夕,一個登上全國各媒體的小金門精神標語面臨被拆除命運的事件報導,引發了「搶救戰地記憶」課題。

    報載,位於烈嶼九宮碼頭山丘上的「中華民國萬歲」石碑,因地主欲收回土地建屋,面臨被拆除與保留的難題。這塊於一九七三年由誠實部隊構工興建,約兩層樓高,原題「蔣總統萬歲」再易為「中華民國萬歲」的石碑所在地點,因土地持有人羅姓地主有意改建農舍,面臨被拆;此事經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秘書蘇承基以〈9958~救救我吧〉為題在臉書上PO文,引起網友及媒體注意,一躍登上全國新聞。媒體也引烈嶼鄉長洪成發的「搶救」作法,鄉公所已積極和地主溝通,希望能用承租或以地易地方式,全力保存這座承載鄉親共同記憶的政治精神標語地標;縣議員林金量也表示,希望透過兩全其美方式,兼顧人文景觀保存與地主權益。

    烈嶼精神標語碑事件,能廣泛引起討論、搶救話題,反映了金門的「戰地史蹟」、「戰地記憶」的保存與維護,愈來愈受到重視。因為它們的存在,象徵了一個曾經走過的戰爭年代、戰地記憶。

    幾近半世紀的烽火、戒嚴、軍管歲月,期間經歷的古寧頭、大膽島戰役及八二三砲戰之後的兩岸冷戰對峙,致金門處處戰役史蹟、戰地遺蹟,也形成金門獨特的「戰地地景」、「冷戰文化」。作家水晶昔日訪問金門的視覺印象,給此間「徹底反共」、「徹底擁蔣」的強大圖像所震住,他寫道,「世界上大概再也找不到一個像金門這樣反共的地方!」一座曾經「反共」的戰地之島,留下了難以計數被視為「牆上烽火」的反共愛國精神標語。二○○○年,文史作家林保寶調查出版了《牆上烽火:金門馬祖反共愛國精神標語》一書,發佈他在金門五大鄉鎮所調查的政治精神標語內容,包括了「消滅朱毛」、「打回大陸」、「反攻大陸」、「收復河山」、「還我河山」、「反共抗俄」、「保密防諜」、「中華民國萬歲,有金馬才有台澎」、「有台澎才有大陸」、「石池雷湯衛寶島,屏山面海護神州」等等,《牆上烽火》書中,林保寶直指「反共、愛國、精神標語」其實有它獨特的時代背景,已成為「戰地文化」組成的一個重要元素。

    解嚴、解除戰地政務後的金門,甚至與「反共」所指之地中國大陸都邁入「小三通」、從交戰到交會了。以現今的社會環境、政治氛圍再來回望當年的「 反共愛國精神標語」,難免顯得時空錯置的突兀。但政治標語的存在,等於記錄了一段戰地年代、戰地記憶,也對此,投射出民主、和平的可貴價值。

    從戰地禁錮邁向開放開發的金門社會,許多戰地地景逐漸在消失中,包括「反共愛國精神標語」,不是被風雨摧毀,就是遭人為抹除、拆毀,民間也早於十多年前的二○○一年,就由立委陳景峻、陳學聖聯合召開「政治標語的新生命:搶救戰地歷史文化記憶」記者會。

    大膽島上的一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政治標語石碑成了大陸人海上遊必覽地標,烈嶼的一塊「中華民國萬歲」也成了鄉民搶救的精神地標。「牆上烽火」,搶救政治標語,搶救的其實是一段不能遺忘的戰地記憶,是金門歷史與故事組成的一部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章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