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宅營區為例--看軍事營區活化

西宅營區_49.jpg

2005 西宅營區硬體整修規劃設計案, NT$1,850,000

2007 烈嶼鄉西宅營區整修工程 NT$15,500,000

    西宅營區興建於民國47年孟夏,早期為旅部所在,是砲戰時期烈嶼重要指揮中心,後來為配合國軍精實專案旅部移至大金門珠山。

    西宅營區佔地面積約5786平方公尺,軍事設施建築型式可分穴居式營舍、地上單棟式營舍及地下坑道三種。穴居式營舍多建於砲戰初期且均以人工開鑿而成,由於物資缺乏,建築品質較簡陋且使用功能混合,這也充分展現砲戰初期物力維艱之情境。

    地上單棟式營舍則多建於砲戰末期,建築品質有明顯的提昇且使用功能分類較明確,此情境充分顯示軍事對峙情勢減緩及國家經濟提昇。

    地下坑道有長風隧道成T字形配置,於砲戰初期以人力費時一年完成,總長77公尺,內部走道功能除供通行外尚需兼供官兵寢室之用,坑道出口分設三處。山腰上尚有一處15公尺長之坑道係供指揮通信的"澤普"機房。

    西宅營區民國94年由軍方移交金門縣政府管理,期間縣府即積極爭取進行該營區的保存整修經費,於民國九十五年獲得營建署"城鄉地貌改造"專款補助,民國九十六年烈嶼鄉公所發包進行該營區保存整修,企提升國人另一旅遊好去處。

 

整修活化後的西宅營區

西宅營區_01.jpg

營區入口出的"西宅營區配置說明"

 

西宅營區_11.jpg

林木陰鬱的營區 

 

西宅營區_02.jpg

T字形的長風隧道,建於民國四十七年。

 

西宅營區_21.jpg 

長風隧道內部

 

西宅營區_22.jpg 

長風隧道內部

 

西宅營區_20.jpg

長風隧道內部 

 

西宅營區_03.jpg

整修後的交通壕 

 

西宅營區_04.jpg

新增建的"莊敬自強"精神標語 

 

西宅營區_05.jpg

後期興建的營舍 

 

西宅營區_06.jpg

新鋪設的草皮,此處地勢高。可瞭望下方的西宅村景 

 

西宅營區_07.jpg

交錯複雜的人員交通壕 

 

西宅營區_08.jpg

整修後的浴廁及鍋爐間 

 

西宅營區_09.jpg

早期軍方使用的廚房,保留了原貌。 

 

西宅營區_10.jpg 

長風隧道的2號出口

 

西宅營區_12.jpg

澤普通信機房及坑道

 

西宅營區_13.jpg

營區上方新設的木製涼亭

 


2015年西宅營區現況

西宅營區_32.jpg

以下圖照不再說明,請自行瀏覽,並與本文剛整建初期圖照對照比較。

 

西宅營區_33.jpg

西宅營區_23.jpg 

西宅營區_35.jpg 

西宅營區_24.jpg

西宅營區_37.jpg

西宅營區_15.jpg

西宅營區_17.jpg

西宅營區_18.jpg

營區內不知是電力總開關被關掉還是何故,所以的燈都不亮了。

 

西宅營區_16.jpg

西宅營區_25.jpg   

西宅營區_27.jpg

西宅營區_30.jpg

西宅營區_31.jpg       

西宅營區_38.jpg

西宅營區_39.jpg

西宅營區_40.jpg

西宅營區_41.jpg

西宅營區_42.jpg

西宅營區_43.jpg

西宅營區_44.jpg

西宅營區_45.jpg

西宅營區_46.jpg

西宅營區_47.jpg

西宅營區_48.jpg

西宅營區_19.jpg 

停水停電的洗手間無一處可用

西宅營區_34.jpg

西宅營區_36.jpg

西宅營區_28.jpg 

西宅營區_29.jpg 

 


 我們的省思

西宅營區_26.jpg 

    烈嶼鄉公所花費185萬規劃設計、1550萬整修活化的西宅營區,不到十年間竟落得如此下場,真是令人唏噓。

    金門長期戰地政務管制下,使島上軍事據點分佈密度極高,同時也因戰地政務體制,使得島上各類軍事防禦工事、設施、演訓場地及道路等場所得以完整保存與低度開發。然隨著戰爭的結束及時空環境的變遷,這些具有歷史紀念價值、且珍貴文化景觀的鬼斧神工之作,逐漸成為城鄉發展的失落空間。

    金門縣早期由於國防安全需要,許多土地移作軍事用途,然近年隨著兩岸和平情勢之發展,在國防精實案、精進案相繼執行後,許多軍事營區多已逐漸不再使用,為避免昔日軍事地景及戰地歷史建物日漸殘破,而能永續利用,離島建設基金自99年起協助金門縣政府將現已閒置之軍事營區予以活化,結合特色休閒產業及觀光旅遊,建設為新興景點,提升金門戰地之觀光效益。對於相關單位的重視及用心,我們的報以殷切的期待。

    除了西宅營區的整修活化,烈嶼這幾年來開始大力著手進行整取經費,並投入及高額的預算,目前已整建活化的營區有:后宅營區、麒麟山靶場、勇士堡、鐵漢堡、L52地雷主題公園、陽山清潔隊、貓公石營區等,進行中的還有沙溪營區,規劃中的有L18芋頭主題館、L28等也正積極進行中。以上的每個整建活化案投注的預算都是在千萬元以上,而且都不只是一次就完成。

   從西宅營區這個案例來看所謂活化案,如果只是從工程的角度來進行營區的整修,沒有充實內涵及軟體,冷冰冰的硬體建設,一處一處同質性的營區,沒有故事沒有生命,活化的結果將毫無意義,也終將淪為蚊子營區,再等待下一次的活化輪迴。

   面臨整體空間缺乏有效規劃、未結合周邊生態景觀整體發展、已活化空間未積極投入經營及欠缺有效的地方行銷等課題,公部門實在要好好深思,是要繼續投入經費做更多的活化案,還是就目前已經整修活化的營區來下手,思考一個真正能讓營區活化的方法,如何提出烈嶼鄉閒置軍事營區再利用相關改善對策,以供未來執行閒置軍事營區活化再利用之參考,這才是應該做的事。也期待軍事設施的活化再利用除能見證早年的歷史背景,還能活絡地方產業及發展文化觀光。

   下一回再來看另一個"后宅營區"的實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章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