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海岸螺貝 系列2 泥螺

泥螺_07.jpg 

學名:Bullacta exarata

科名: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後鰓亞綱 頭楯目 阿地螺科

別名:黃泥螺

分佈:中墩海岸中底潮帶,泥沙或沙泥的灘塗上

 

泥螺_04.jpg 

  泥螺,古稱吐鐵。《辭源》中載有泥螺:"即吐鐵,寧波出泥螺,狀如蠶豆,可代充海錯。""吐鐵"條,則載有:"軟體動物、一名泥螺,俗稱黃泥螺,狀如蝸螺而殼薄,吐吞含沙,沙黑如鐵,至桃花時乃美、醃食之,一作土鐵。"泥螺為寧波著名的學者全祖望有"年年梅雨後,萬甕人姑胥"之記述。

   據明萬曆“溫州府志”記載:“吐鐵一名泥螺,俗名泥螄,歲時銜以沙,沙黑似鐵至桃花時鐵始吐盡”當今在溫州稱泥糍,系其生長在泥塗中。閩南稱“麥螺蛤”因其盛產于麥熟季節。在江、浙、滬一帶稱黃泥螺因其貝殼為黃色。加工醃漬的鹵液亦呈黃色或淡黃色而得名。

 

泥螺_03.jpg 

 泥螺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後鰓亞綱頭楯目阿地螺科。外殼呈卵圓形,殼薄脆,其殼不能包被全部身體,腹足兩側的邊緣露在殼的外面,並且反折過來遮蓋了殼的一部份。體長方形,拖鞋狀頭盤大,無觸角。殼無螺塔。

 

泥螺_02.jpg 

 泥螺是典型的潮間帶底棲匍匐動物,多棲息在中底潮帶,泥沙或沙泥的灘塗上,在風浪小、潮流緩慢的海灣中尤其密集。

 

 泥螺_06.jpg 

 泥螺行動緩慢,它用頭盤掘起泥沙與身體分泌的粘液混合,包被在身體表面,酷似一塔凸起的泥沙,起著擬態保護作用。生活中對溫度和鹽度的變化適應力強,易生長。


泥螺_08.jpg

 泥螺雌雄異體,但異體受精。性成熟時,常可見到雌雄螺在灘塗上交尾,產下一圓形膠質膜包被的透明卵群,每群有一膠質柄固著在海灘上。密密麻麻的卵群,隨潮漲落在水中波動,煞是壯觀。受精卵在水溫25—28時,4 天即可完成胚胎發育,溫度低發育速度相應減慢。在發育過程中要經過一段浮游生活期,後變態成幼螺營底棲生活。

 

 泥螺_01.jpg 泥螺_05.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章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